欢迎来到傅立斌课题组
傅立斌
傅立斌: 研究员
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2017)
第十届于敏数理科学奖(2014)
院科技创新奖(2016)
研究领域:原子分子物理和量子基础问题
工作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
电子邮箱:lbfu@gscaep.ac.cn
办公电话:010-56989456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东区8号楼 中物院研究生院
教育经历
1994.09-1999.07 理学博士
兰州大学物理系
1990.09 –1994.07 理学学士
兰州大学物理系
个人及研究简介
傅立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员。1994年兰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本科毕业,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段一士先生学习广义相对论和拓扑场论,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与陈式刚院士和刘杰研究员合作,开始从事强场物理的理论研究。2001年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受聘副研究员。2005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期间,先后访问香港浸会大学非线性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计算系和量子工程中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非线性物理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和理论物理所合作研究。2003年至2004年,曾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马克思-普郎克物理复杂系统研究所工作一年。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借调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工作,2018年1月正式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2022年1月,傅立斌同志任研究生院副院长;自2023年2月起,主持研究生院行政工作。
傅立斌在强场物理和量子物理前沿等诸多领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强场物理方面建立了包含量子隧穿和电子间库仑相互作用的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准经典模型,定量解释了惰性气体原子的非顺序二次电离现象,解决了原子在圆偏振光场中非顺序二次电离实验现象之间长期存在的相互矛盾之谜。在量子物理前沿研究方面,给出了大自旋系统绝热相位的几何意义,得到了任意维Bell不等式的统一形式和Bell关联函数的普遍构造,提出局域操作非局域效应的纠缠度量。 他的研究工作为确立非顺序二次电离的物理机制提供了关键的理论佐证,发展的理论模型已经成为本领域的重要理论方法被同行广泛应用 ,该系列工作引领了二次电离中电子关联效应的研究。傅立斌提出的局域操作非局域效应度量的原创性工作被同行称为“Fu distance”。
自1998年以来,傅立斌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Phys. Rev. Lett. 12篇,Phys. Rev. A/B/C/D/E 100余篇。SCI总引用3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212次,H指数28。从事的强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与所在单位承担的国家重大工程密切相关,由于这方面的贡献,他获得第十届于敏数理科学奖(2014年)和院科技创新一等奖(2016年)。